实时动态
热点信息
访问统计
本站总访问量:163789 次本站信息总量:231 条
吞弥·桑布扎的故乡
不过,那是1300年前松赞干布时代的事情了。
从日喀则沿雅鲁藏布江北上,在尼木河汇入江水的地方下主路,左转几公里,就到尼木县城了。据说吞弥·桑布扎就是在这江河交汇处立碑告诫:江中鱼不得入此河。石碑已经被泥石流冲跑了,但江中的鱼大概还记得此条禁令,至今尼木河仍然没有一条鱼。
当地的朋友说,河水也化验过,没有什么异常,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鱼。8月的尼木河谷,河水浇灌的成片的青稞熟透了,蓝天白云之下,泛着金灿灿的光,衣着鲜亮的藏族妇女唱着歌,挥镰收割,一派丰饶景象。河水是没有问题。当初吞弥·桑布扎从古印度回到家乡,乡亲们很穷,于是他把从印度学来的制香技术传授给乡亲们。他制做了水车,从尼木河的支流吞曲开渠引水推动水车,水车带动曲轴木杵,捣烂柏木,制成柏木泥砖作为尼木圣香的基础材料,再加入各种香料、藏药后,用开孔牛角挤出一根根黄褐色的泥线,晾干后就是藏香了。水车的叶轮会伤到水渠里的鱼,这与佛教不杀生的理念不符,于是吞弥·桑布扎立下咒符,从此河渠里鱼虾绝迹。
千年以后,吞巴乡吞达村的乡亲们还沿用着千年前的工艺制做藏香。过吞曲的一座小桥,是一片开阔的坡地,绿草茵茵,溪流淙淙,大约十来部水车在转动。每部水车旁堆着磨盘大的橙黄色的柏木泥,柏木泥制成砖晾干后,就可以出售,或自家制做香原料了。这是我们在西藏看到的最美的画面了。蓝天白云、远山近树,牛在夕阳里闲闲地挑着嫩草,孩子们在小溪旁尽情嬉戏。古老的水车和橙黄的柏泥为图画添上最美的色彩,告诉你:这不是别的地方,这只是尼木,这只是吞巴的美景。
霎时一个念头闪过:成群的摄影镜头、调色板和油画笔的侵入,接踵而至的旅行团等等,这乡间美景霎时变得喧腾。
实际上侵入已经开始。穿过这面层次丰富、色彩绚丽的斜坡向上去,乡间小道上斜斜地摆放着长方形的木框,木框上面晾晒着一条条柏木泥挤成的香条儿。远远望去,参差错落成露天摆放的画框,画面呈深浅不一的黄色。当地的朋友说,藏香本该阴干的,现在老乡们也急功近利了。
穿过这片乡村印象派画廊,一户人家正在制做藏香,老者在用红绳把晾干的香匝绑成捆,少年把香泥放在开孔牛角里,挤出香条儿。少年看着相机镜头不挤了,他说,上次有人照他做藏香,给了50块钱。我默默地收起了相机,当地的朋友大概觉得没面子,说,都是上网学的!
吞巴乡吞达村老辈儿有水车五六部,现在有247部了,分布在吞曲两岸。吞弥·桑布扎在天之灵应该欣喜,他的更多的乡亲因他而有福了。
水车、牛、孩子,吞巴乡吞达村的田园诗
阳光下晾晒藏香“画框”







在吞弥·桑布扎的故乡,可以看到美景,听到传奇,这是一个乡间的童话,写在雪白的藏纸上、雕在芳香的经板上、芬芳在藏香的氤氲里……
网友评论: